自從大學畢業當完兵後,我便順利的進入綠綠航太擔任見習工程師。每天上班都與飛機相處,從原本看到飛機會覺得很振奮,學習新的維修工作覺得很有意思,到後來已經麻痺了,只在乎今天要工作的飛機在哪個棚廠、我要完成幾份工單、今天的Leader是誰,是不是好相處的人、午餐在哪一個棚廠吃…。久而久之雖然自己正做著大學時期夢寐以求的工作,但內心卻很清楚,我不會也不想永遠在這公司工作,我不能把我對航空的熱忱給消耗在這裡,我真正想追求的是飛行。
在經歷了每天下班還要讀書的日子半年多後,由於當時的花花航空發出公告當年不招培訓,所以只能報考綠地球和星星航空,如果真的失敗了,那再考慮自訓。綠地球航空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當時在綠綠航太的關係,履歷那關直接就被刷掉,沒過幾天就收到遺珠信,因此所有的希望就寄託在星星航空身上了。
在通過了履歷、筆試、初階面試、體檢後很可惜在團體面試環節被刷掉了,其實我當下也覺得自己很可能不會過,因為這正是我最不擅長的部份。面試內容大概就是所有候選人被分成幾組,考官分別給予幾個題目讓每組成員去討論,目的就是看各個組員能不能有效地提供意見與討論來解決問題,而我由於不太善於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想法所以大部分時間都處於”被領導”的狀態,想必考官們不會想要看到這樣的候選人,所以就被刷了…。
收到遺珠信地當下其實是很難過的,我大概頹廢了幾天思考後續的路要怎麼走;雖說是難過了一陣子,但現在想想其實並不見得是壞事(除了非常燒錢之外),因為在自訓的過程中我更能體驗加拿大的生活,這也使我想留在這裡了。要是當時我考上培訓到美國受訓結果愛上北美的生活,卻不能夠留下來,那我不知道自己會怎麼想。
之後我便找時間與家人商量了出國自訓的想法,很幸運的是他們也很支持我的決定,既然我的興趣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已經很明確了,他們也很願意給我各方面的支持。雖然經過了一番計算之後知道自訓的開銷不小,我們家也不算是富裕,不過這也算是一種投資吧! 既然是投資,那就要想辦法把報酬率提高,因此我從決定去自訓開始就沒有打算訓練完直接回台找工作,因為看過太多流浪機師的故事,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國內的幾家航空公司,要是沒過那道窄門,那就真的前功盡棄了,飛行夢可能就此結束。
經過了幾番資料查找工作後,比較了美國、澳洲、加拿大等幾個常見的自訓國家,最後決定到加拿大學飛;第一點當然還是費用,雖然跟美國比起來並沒有比較便宜,但跟澳洲比起來當時確實比較便宜一點;第二點,由於我三個國家都去過,比較起美國與澳洲,感覺美國更熟悉一點,畢竟台灣接觸到的英語環境通常都是以美國為主,而且澳洲腔的英文也比較沒那麼容易懂,因此偏好北美。相較之下,加拿大給人的印象比美國好一點(對加拿大刻板印象: 人很友善),其實還有一點是治安的層面,美國槍枝太過氾濫了,我怕哪天就被流彈波及了。第三點,北美的飛行體系比較相似,加拿大雖然不是FAA但相似度很大,以後要是有機會去美國飛行,轉照比較容易。第四點,由於我的計畫是留在國外飛行,因此學成之後的發展很重要;美國當時並沒有太多方式可以繼續留下來,頂多拿個一年實習簽證,可能找個飛行教練的工作做,但時間一到要是沒有人脈能幫你申請簽證那就只好打包回台灣流浪了。
因此我看到了加拿大的移民政策,雖不能說是”容易”但相較美國確實是”友善”很多;在飛行完成後若一切順利,最長可以申請效期3年的”畢業後工簽(PGWP)”,只要累積滿1年的加拿大工作經驗後便可以符合移民資格*,這也是當時最吸引我的地方。
考量了各個層面後,我做出了最後的決定,前往加拿大。
在有了大方向之後,接著就是開始找加拿大的學校了。當時我對加拿大各大城市的了解並不多,對於各地的氣候也不是那麼熟悉,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資料查詢,我查到了加拿大有名的Harv’s Air,這大概是加拿大中部最大的學校,但由於他們當時有6個月的Wait list,而我也想要盡早開始訓練,所以只好繼續尋找下一家。又經過了一番查詢,最後找到了在溫哥華地區的Canadian Flight Centre (CFC) 學飛,由於從他們的網站看來,學校飛機數量不少,所在的空域是管制空域,我希望自己能夠盡早習慣與塔台對話,更重要的是學校標榜ATPL 課程,能夠在拿完所有執照後擔任教練在學校教學,以賺取ATPL所需的1500小時,然後我的飛行之路就一路順遂了! (天真的我當時就是這麼想的)。 被學校網站給騙了的我當時就認為這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接著就開始辦各種簽證和出國手續了。
在申請各項簽證以及與學校打交道的過程中,其實很多時候學校都處於非常被動的狀態,都要我三催四請一直寫信一直問他們各項問題,甚至我還用SKYPE在台灣的三更半夜打電話去學校詢問相關問題,最後才把該提交的資料準備好,並且把簽證等等手續辦好。(這其實就是很大的一個警訊,要是學校處理學生事務是這麼的沒有效率,那他們學校的管理層可能也有很大的問題)
時間快轉到我到達加拿大後,第一天到學校報到,抱著雀躍的心情,心想終於要去見我的飛行學校,看看我訓練用的小飛機長怎麼樣,開車來到機場結果卻發現,學校網站上寫的地址竟然已經沒有這間學校了;打了電話之後才跟我說他們已經搬去另一個機場了,此時此刻真的覺得自己是不是選錯了學校。後來終於和學校見了面,結果當下他們才跟我說我不是在大溫哥華地區學飛而是要去開車距離4小時的Kamloops學飛;此刻我真的很想要求退費直接找別的學校,但事情沒有這麼簡單,各項手續都要重瓣,更重要的是錢都已經繳了一大筆,頭都洗一半了還能怎麼辦。
時間再快轉到我到達Kamloops後,學校建築位於機場旁邊的一棟”小木屋”,而飛機就停在鐵絲圍欄另一邊的一個露天的停機坪上,共4架C152;雖然學校是如此的陽春,但第一次看到我要訓練的小飛機也是非常興奮。當時是10月,加拿大馬上就要進入冬天了,不過Kamloops的天氣卻依然晴朗,這也是我在學飛路上的第一個Blessing吧,因為溫哥華的冬季就是雨季,導致能飛的日子其實非常有限,而Kamloops的冬天除了有時候下雪不能飛,其餘的時候都是不錯的,這也使我的學飛總時長縮短許多。
2019年10月5日開始第一堂課,同年12月20日First Solo (還記得當時氣溫-25度)。 (關於First Solo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2020年3月15日 PPL 飛行考試通過。
2020年4月3日 PPL 筆試通過。
2020年9月20日 CPL 飛行考試通過。(由於COVID的緣故,官方暫時允許先完成CPL飛行考試再完成筆試)
2020年12月11日 CPL 筆試通過。
2021年2月16日 INRAT 儀器飛行筆試通過。
2021年4月4日 Multi Engine Rating 飛行考試通過。
2021年7月15日 Group 1 Instrument 儀器飛行考試通過。
2021年8月23日 完成了在CFC 的 Professional Pilot Program 成功逃離這個爛學校。(想知道在加拿大怎麼避雷可以參考 加拿大飛行學校怎麼選? )
2021年10月1日開始Instructor Rating 攻讀教練證。
2021年12月21日 AIRAF 教練執照筆試通過。
2022年6月15日 Flight Instructor 飛行考試通過。
到此,我的學飛過程才總算結束。共歷時2年8個月把所有的執照拿完可以開始教學生,以這樣的進度來說並不算快,但該讀的書也沒少讀。我很幸運的順利拿到3年的工作簽證,又能在加拿大活3年,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找飛行學校開始真的靠飛行來賺錢,並且在這三年時間內想辦法拿到身分留下來。
之後的事情就是開始工作的故事了,以後再寫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
註:
*符合移民資格不代表就一定能移民,這點各位想移民的飛行員們要注意。加拿大最常見的移民路徑Express Entry (EE) 是使用一個CRS評分系統來決定會不會邀請你申請移民,所有符合移民資格的人都會被放進一個大池子裡,而政府要發出移民邀請便是從這個池子裡面按照CRS分數來篩選,所以就算符合移民資格進到了池子,但分數太低一樣沒辦法被撈中。